
5.1.2.1 有下述情况之一时,司机不应进行操作:a.X载或物体重量不清。如吊拔起重量或拉力不清的埋置物体,及斜拉斜吊等;b.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如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螺母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等;c.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动、重物棱角处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等;d.被吊物体上有人或浮置物;e.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等。5.1.2.2 司机操作时,应遵守下述要求:a.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b.不得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c.吊运时,不得从人的上空通过,吊臂下不得有人;d.起重机工作时不得进行检查和维修;e.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能力时,吊运前应检查制动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地吊运;f.无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的起重机,吊钩在X低工作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必须保持有设计规定的安全圈数。g.起重机工作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及重物等,与输电线的X小距离不应小于表18的规定;表18 与输电线的X小距离
b.司机直接监督下的学习满半年以上的学徒工等受训人员;c.为了执行任务需要进行操作的维修、检测人员;d.经上X任命的劳动安全监察员。5.2.3.2 司机应符合下述条件:a.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b.视力(包括矫正视力)在0.7以上,无色盲;c.听力应满足具体工作条件要求。5.2.3.3 司机应熟悉下述知识:a.所操纵的起重机各机构的构造和技术性能;b.起重机操作规程,本规程及有关法令;c.安全运行要求;d.安全、防护装置的性能;e.原动机和电气方面的基本知识;f.指挥信号;g.保养和基本的维修知识。5.3 检验维修5.3.1 检验5.3.1.1 下述情况,应对起重机按有关标准的要求试验合格。a.正常工作的起重机,每两年进行一次;b.经过大修、新安装及改造过的起重机,在交付使用前;c.闲置时间X过一年的起重机,在重新使用前;d.经过暴风、大地震、重大事故后,可能使强度、刚度、构件的稳定性、机构的重要性能受到损害的起重机。5.3.1.2 经常性检查应根据工作繁重、环境恶劣的程度确定检查周期,但不得少于每月一次。一般应包括:a.起重机正常工作的技术性能;b.所有的安全、防护装置;c.线路、罐、容器阀、泵、液压或气动的其它部件的泄漏情况及工作性能;d.吊钩、吊钩螺母及防松装置;e.制动器性能及零件的磨损情况;f.钢丝绳磨损和尾端的固定情况;g.链条的磨损、变形、伸长情况;h.捆绑、吊挂链和钢丝绳及辅具。5.3.1.3 定期检查应根据工作繁重、环境恶劣的程度,确定检查周期,但不得少于每年一次,一般应包括:a.在5.3.1.2项中经常性检查的内容;
(3)2.3 焊接环形链:正文中表9的数值取自62规程X29条,但用于手动链轮的安全系数从“5.4”改为“4”,这是因为机械工业部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正起草有关标准,准备等效采用ISO有关标准,因此本规程也等效采用,安全系数改为“4”,和ISO标准一致。关于合格证内容与标记,全部按ISO1834--80的要求,基本上没什么改动。(4)2.4 卷筒:关于多层缠绕时卷筒凸缘高度,苏联锅炉监察手册X27章和BS3579—1963及BS1757—1964中都有类似规定。其中苏联规定凸缘高于外层绳面值是一个钢丝绳直径的尺寸,本规程取为2倍,稍有不同,后二个英国标准取值皆为2倍钢丝绳直径。(5)2.5 滑轮:滑轮的主要问题是平衡滑轮的h平值小,钢丝绳易断丝又不易检查,并且不易润滑。(6)2.6 制动器:关于起升机构不宜带载自由下降,因为带载自由下降难于做到十分安全,国外也在逐渐停用,但我国现有不少起重机仍在使用,所以暂时作“不宜”的要求。2.8 车轮:(9)2.9 传动齿轮:起升机构用的,齿厚磨损达10%时;运行机构用的,齿厚磨损达25%时报废。(10)2.11、2.12 关于气动、液压传动部分,虽有一些标准和资料可供参考,但都不如BS1757—64标准对安全要求的系统、清晰,本部分主要参考了BS1757—64的要求,同时采用了JB2629—79《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技术条件》的一些规定。(11)2.14 X辅具自紧性倾向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是不难作到的。3 电气设备说明4 安全保护装置
5.行驶系统履带起重机行驶系统的功用是支持机体并实现起重机的行驶,以及作业所需的行驶、前进、后退、转弯等动作。液压式履带起重机行驶系统包括:下机架、伸缩液压缸、行走液压马达、行星减速器;驱动轮、支重轮、托带轮、张紧轮(导向轮)、履带(俗称四轮一带);张紧机构。四轮一带及张紧装置都装在履带架上。机械式或电动式履带起重机行走系统的结构与液压式履带起重机相类似,不同的是机械式行走传动是由上部机械传动机构通过行走竖轴,经锥齿轮副,再经通过左右链轮和链条(或减速器)使驱动链轮转动,拖动履带滚动,并在水平锥齿轮和链轮轴上装有牙嵌离合器,以控制履带的直行和左右转弯。(1)下机架(行走架) 下机架是回转平台和台车架(履带架)之间的连接构件,其功用是将机体重量全部或部分通过履带架传到支重轮上,再通过履带传给地面。下机架由底架、横梁及履带架组成。下机架有组合式和整体式两种。整体式因刚性好而得到广泛应用。X大型履带起重机为了运输方便而需要分解,因此常设计成组合式的,也有在横向设计成可伸缩式的。机架可分为弹性悬架、半刚性悬架及刚性悬架。机体重量完全经弹性元件传给支重轮与机架,称为弹性机架;一部分重量经弹性元件传给支重轮,而另一部分重量经刚性元件传给支重轮的,称为半刚性机架;机体重量完全经刚性元件传给支重轮的,称为刚性机架。对于行驶速度较低的履带起重机,为了保证作业稳定性,通常采用半刚性或刚性机架。(2)履带 履带的功用是支撑起重机的全部重量,并保证车辆具有足够的驱动力。履带是由几十块履带板和链轨等零件组成。履带的结构基本上分为四部分:履带的下面为支撑面,上面为链轨,中间为与驱动链轮相啮合的部分,两端为连接铰链。根据履带板结构不同。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整体式履带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拆装容易、重量较轻,机械式起重机都采用铸钢平面整体式履带板。组合式履带板具有更换零件方便的X点,当某零件损坏时,只需单X换掉该零件,无需将整块履带板报废。同时,组合式履带的板节距小,能减少履带轨链对各轮的冲击和磨损,提高行走速度。液压式履带起重机都采用短肋轧制组合履带板。 [3]
起重机安全装置是指防止起重机在意外情况下损坏的装置。起重机上除常用的电气保护装置、声音信号和色灯外,还有多种其他安全装置。中文名起重机安全装置外文名crane safety device作 用防止起重机在意外情况下损坏常用安全装置电气保护装置、声音信号和色灯目录1 简介2 行程开关3 缓冲装置和防撞装置4 防风装置5 起重量限制器6 起重力矩限制器7 偏斜限制器简介编辑起重机安全装置是指防止起重机在意外情况下损坏的装置。起重机上除常用的电气保护装置、声音信号和色灯外,还有多种其他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