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发电机 甘肃发电机组康明斯在美国国内成功之后,便把目光投向了新兴的国际市场,计划在美国本土以外筹建制造厂。1956年,康明斯在苏格兰的肖茨建立了X一家海外工厂。60年代初,康明斯又在欧洲其它地区,以及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和日本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或许可证生产厂。到60年代未,康明斯的销售和服务网已扩展到X98个X,拥有代理商2,500多家。通过这些努力,康明斯比大多数美国公司更早地实现了国际化。
与此同时,康明斯在美国国内遇到了新的挑战。美国卡车、工业不断进行整合,越来越多的发动机制造商与卡车制造厂合并(1963年康明斯也曾尝试与怀特汽车公司进行合并,但是X终康明斯还是放弃了这种努力)。康明斯坚信过不了多久重型柴油卡车需求将得到恢复。康明斯的管理层将资金投入正在成长的小型发动机市场。1961年,在康明斯推出了V系列发动机,这是一种结构紧凑的发动机,不久就开始在英格兰和克莱斯勒公司合作制造这种发动机。康明斯公司在这个10年里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在塔尔先生的X导和约瑟夫·埃尔文·米勒的鼓励下,于1968年在哥伦布市建成了耗资两千三百万美元的的研发技术中心,这是当时X同类研发中心中XX的。该中心拥有88个试验室以及X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它进一步强化了康明斯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承诺,奠定了康明斯未来发展的基石。
迎接70年代的挑战
康明斯公司对技术中心的投资很快得到回报。1970年,美国X通过了《清洁空气法》,该法案对柴油机的尾气排放制定了新的严格限制标准。得益于其X的研发技术,康明斯发动机不仅能够达到,而且X于这些标准,同时还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70年代初期,X范围的能源危机和“经济停滞”席卷美国,康明斯公司也受到影响,收益下降,哥伦布市柴油机工会的工人们在康明斯公司历史上X一次漫长的劳资纠纷中开始罢工。但是通过这次罢工提高了工人的责任感,发现了新的灵活市场方法并带来了其它劳工管理的变化,这一切引起了工业界的注意。但是,公司投资在其它不相关X域的几项业务的扩张没有取得成功;康明斯在几年内卖掉了这些合资厂,重新投入到其核心业务-柴油机上来。
1977年,享利·沙赫特接替埃尔文·米勒出任康明斯公司的董事长,詹姆斯.享德森接任总裁。他们和其它的康明斯管理者继承了公司成功的老传统:在技术上保持X地位,以提高产品质量,进行革新;积极投身国际化发展;以及以顾客为导向的市场策略,同时为公司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提出解决方案。
80年代及其后期:为未来作新的调整
同美国其他主要产业一样,康明斯公司在80年代也遇到了激烈的X竞争。为了迎接各种新的挑战,康明斯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的公司重组计划,并斥资13亿美元用于建造新的工厂,增添新设备和开发新机型。
到了80年代中期,康明斯已形成了以大量全新机型为特色的产品系列。在北美,L10发动机加强了公司在重型汽车发动机市场中的地位,同时新的B和C系列则取得了非车用和轻型车辆市场的大量份额。在海外,康明斯为顾客提供新的设备,并在韩国、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和其它地区签定了新的许可证生产协议。
90年代初,康明斯开始向其它国际市场拓展,先后在日本、中国和印度建立了主要生产厂。当然,80年代昂贵的投资和竞争性的降价使利润大幅减少,但公司保住了市场,并为下个世纪的更加激烈的竞争作好了充分准备。
康明斯发动机公司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现在它已是一个X性的大企业。但今天的康明斯仍会象其在跌荡起伏的创业时期那样,继续致力于保持技术X和为顾客提供终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