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蚀刻温度为50℃和盐酸为12ml/l条件下实验:a.fecl3质量浓度不仅影响蚀刻速度,而且影响蚀刻质量。当fecl3小于600g/l时,蚀刻速度慢,很难达到蚀刻效果;b.当fecl3在600~900g/l范围内,蚀刻速度随fecl3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c.当fecl3质量浓度大于900g/l时,不仅蚀刻速度随着fecl3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且蚀刻面出现不均匀现象
木箱
浓度应控制为660~850g/l。另外,搅拌有利于蚀刻产物的溶解,但是搅拌速度太快会引起图纹膜脱落。 2) 盐酸的质量浓度 不锈钢的蚀刻速度随溶液酸度增加而增大,因此在蚀刻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盐酸、磷酸或硫酸等有利于提高蚀刻速度,同时可以避免fe3+水解。实验结果显示,采用8~20ml/l的盐酸效果较好。 3) 蚀刻温度 蚀刻温度不仅影响蚀刻速度,而且影响蚀刻面的光泽度、平整性和图纹膜的稳定性。从动力学角度考虑,蚀刻速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是温度太高,蚀刻面粗糙度增大和咬边现象明显。综合考虑蚀刻速度、蚀刻效果和图纹膜的热稳定性等,控制蚀刻温度在45~50℃范围内为宜。 4) 蚀刻溶液维护 随着蚀刻反应的进行,蚀刻速度逐渐减小。在蚀刻过程中,及时补加盐酸和双氧水使蚀刻溶液再生,保证fecl3的氧化电位大于540mv。 随着蚀刻的进行,溶液中cr3+和ni2+浓度不断增大,当浓度增大于一定值后,无论怎样调整也达不到蚀刻效果,此时应弃掉重新配置。另外,在蚀刻过程中及时补加盐酸和用空气搅拌也能起到维护蚀刻溶液的作用。 2.2 影响抛光的因素 1) 硝酸的质量浓度 在盐酸为125ml/l、磷酸为25ml/l、温度为35℃和时间为2h条件下,发现:a.当硝酸小于10ml/l时,开始表面上形成一层浅黄色粘膜,后期表面呈浅灰色,亮度很差;b.当硝酸为15~50ml/l时,开始表面上形成较厚的青色粘膜,后期表面有一层浮灰,擦去后光亮如镜;c.当硝酸大于50ml/l时,表面X先有一层极厚的青绿色粘膜,后期表面有大量浮灰,亮度很差且有大量黄烟生成。这是因为硝酸是强氧化性酸,对不锈钢具有酸性溶解和钝化双重作用。当硝酸浓度过低时,主要表现为酸性腐蚀溶解,不光亮;当硝酸浓度过高时,不锈钢溶解过快,形成大量黄烟,不易控制,没有亮度。综合考虑,硝酸应为15~40ml/l。 2) 盐酸的质量浓度 在硝酸为45ml/l、磷酸为25ml/l、温度为35℃和时间为2h条件下,发现:a.当盐酸小于50ml/l时,开始表面形成一层浅黄色粘膜,后期表面虽然平整,但不光亮;b.当盐酸在60~130ml/l时,表面形成较厚的青色粘膜,表面比较光亮;c.当盐酸大于140ml/l时,开始表面有一层极厚的青绿色粘膜,后期表面无浮灰,但乌黑,有明显的气道和大量黄烟生成。原因在于盐酸是非氧化性酸,不仅可以去除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皮,而且也可以溶解不锈钢基体,特别是微观突起部分,起一定整平作用。盐酸用量较少时,不锈钢溶解缓慢,所需抛光时间很长,而且容易出现局部腐蚀现象,特别是当材质不均时尤为明显。当盐酸用量较多时,不锈钢溶解过快,不锈钢表面会有明显的气体流动痕迹,抛光效果很差,同时大量fe2+加速了硝酸的还原,析出的nox气体形成黄烟污染环境。综合考虑,盐酸可控制为60~100ml/l。 3) 磷酸的质量浓度 在硝酸为45ml/l、盐酸为125ml/l、温度为35℃和时间为2h条件下,发现:a.当磷酸小于15ml/l时,开始表面形成一层浅黄色粘膜,后期表面既不平整又发黑;b.当磷酸为20~50ml/l时,开始表面形成较厚的青色粘膜,可以得到较高的光亮度;c.当磷酸大于60ml/l时,开始表面有一层厚青绿色粘膜,后期没有气道出现和黄烟生成,虽然表面相当平整,但乌黑没有亮度。磷酸溶解能力比盐酸低,没有氧化能力,在抛光溶液中加入磷酸是为了在